上云会带来一些好处,比如弹性的资源,可能成本的降低,基础设施的简单化,但也会失去一些东西,当然这些东西的失去有时不一定是坏事。
失去对网络的控制
在云上,网络设备完全由厂商掌控,整个网络部署结构是一个黑盒,如果出现网络性能或功能问题,需要依赖于云厂商进行排查。在云上,拿不到网络镜像流量,要做流量分析或者构建WEB防火墙,须要想别的办法。
失去对服务器的控制
云上服务器的种类虽多,但总归是各种标准的产品,有些业务则有自己特点,如果需要根据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CPU内存配比,选择合适的磁盘,合适的网络配比,而云上不一定能刚好满足要求
云上服务器大部分是虚拟机,假设一个业务只部署在两个虚拟机上,如果这两个虚拟机落在同一个物理机上,就成为单点。虽然各个云厂商都有隔离的群组设计,但有诸多的限制(比如限制一个账号使用隔离群组的个数等)。
整个云服务器是一个大的云操作系统,而自建机房的物理服务器,是相互独立的个体,我们不排除出现云操作系统出现中心化故障可能(程序bug等)。
可能被绑定
使用一家云服务器之后,如果对服务或价格不满意,要迁移到另一家云服务器,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,特别是有一些云上有一些存储类的PaaS服务,不支持底层导出和同步数据,这让迁移更加困难。
把IT基础设施部署在云上,云厂商怎样从机制上做到中立,不作恶,是否能够经受得起审计,都值得打问号。假设这样的一种场景,有两个体量相当的公司业务都在同一朵云上,一家接受云的投资,另外一家会有几个担心点
对方的折扣是不是比我低不少?
对方接受的服务水平是不是会更好一些?
对方会不会和云厂商一起来看我的数据?
在国内,一些稍有规模的公司,上哪家云,有些不是基于技术或成本上的考虑,反而是一种站队上的考虑,是一种悲哀。
部分失去IT成本的把控
在自建机房中,服务器和机柜的采购,需要走采购流程,可以通过审批的方式来进行控制。在云上一般会开弹性调度,成本是一个动态值,如果在用的过程中,不严格把关,费用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。
可能会失去基础服务研发能力
云上有大量的基础服务,可以直接购买,不用自己再去研发和维护,在这个基础上,大家会有惰性思维,也会怀疑自己公司的基础研发能力能否比得上云厂商(人家是专业做这个的,你能比得上?),慢慢不再自己做基础系统研发,如中间件研发,数据库改造。
上面列出的是上云后会失去的东西,但这些失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,则值得我们深思,因为有时“限制即自由”。